在云南文山的公交线上,壮族驾驶员高建春用18年安全行驶70万公里、零违章零事故的纪录,践行着“人民公交为人民”的宗旨。
2006年投身公交事业以来,高建春始终将安全驾驶刻进职业基因。每趟出车前,他都会对轮胎、应急阀、灭火器等20余项部件进行“地毯式”检查,驾驶中保持“零急刹、零超速”的操作规范,让乘客坐上“放心车”。作为线路小组长,他带领2路公交实现全年零投诉,调任17路后又推动该线路成为公司节能减排示范线。车厢里常备的急救包、雨伞,突发疾病时紧急送医的果断处置,拾金不昧婉拒谢礼的坚持,让他成为乘客口中“会微笑的安全员”。
2020年文山市公交停运期间,高建春主动扛起三重责任:既是消毒员,每日对场站进行8次消杀;又是信息员,走访登记200余户职工家属;更是运输兵,带头组建应急车队,往返运送抗疫物资30余趟。当同事们担心他身体时,他总说:“公交人歇下来,城市就像缺了齿轮。”这种担当让他在2024年7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,用行动兑现对党的承诺。
高建春不仅自身业务精湛,还乐于帮助他人成长。他毫无保留地将公交驾驶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新同事,手把手指导,耐心解答疑问。工作之余,他组织小组成员交流活动,分享经验,帮助团队成员提高业务水平。在他的“传帮带”下,公交出租车分公司涌现出一批优秀驾驶员,他们以高建春为榜样,为公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从壮族山寨走出的高建春,把十米车厢当作践行初心的舞台。他用方向盘画出的安全轨迹,正是新时代交通人“敬业、奉献、担当”的生动注脚,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树起一面鲜亮的旗帜。
痛惜缅怀
2025年7月19日,高建春突感身体不适就医,诊断为脑出血。虽经全力救治,病情仍持续恶化,被转入ICU……最终,这位劳模的生命定格于此。
噩耗传来,巨大的悲痛笼罩着亲友同事。与此同时,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他们面前。
“老高性格开朗,乐于助人。他生前看到器官捐献的报道,曾表示如果自己不在了,也要捐献器官。”高建春的妻子哽咽道,“现在他走了,我不帮他完成这个心愿,他会怪我的。”
怀着深切的悲痛,家属们最终一致决定:捐献高建春的器官。7月22日上午10时许,在相关人员及亲友的见证下,他们在捐献文件上郑重签字、按下手印。
捐献延续生命,大爱温暖人间。手术后,高建春捐献的器官在当天即被成功移植给三位适配患者,为他们点燃了生的希望。他的生命,正以另一种崇高的方式延续。
高建春同志,生前以匠心筑梦,荣膺全国劳模;身后更将生命馈赠,无言践行至善担当。永别一刻,他将生命化为厚礼,为他人点亮重生之灯。劳模精神之崇高境界,正在这双重奉献中粲然呈现——职业精诚,生命大爱,同辉人间,永存不息!
(云南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“云岭职工” 整理自云南日报-云新闻客户端 云南省总工会数字工会发展中心)
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